郭春平
近年来,知识经济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知识资本概念的形成。既然知识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就应该有市场行为;既然知识资本是一种资本,就应该有运作模型和运作机制。回顾我国资本市场的运作过程,我国的资本运作已经由实物资本运作、金融资本运作发展到知识资本运作阶段。本文就知识资本运作机制进行探讨。
本人以自身经营企业的实践归纳出了知识资本运作机制,知识资本运作包括三个阶段,知识产权的形成、知识产权资本化以及知识资本增值化。
1. 知识产权的形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知识正在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成为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更重要的经济因素。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征,它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要素由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构成,前者是所有经济主体都可以无偿使用的,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后者是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技术,一般受知识产权法保护,可以产生要素递增收益。事实上,创造性知识是一种经济品,是能够让我们将有限的物质资源有效地组合与分配,从而使他们变成更有价值的工具。知识经济产品大多数是软产品,如计算机软件、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版权等,且这些无形资产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所拥有的创新成果,如果可以任人任意的自由使用,而不付任何代价的话,那么企业这种知识经济形态就只能归于失败,它不可能维持下去。因此要想实现知识资本,就必须使知识转化为产权,这既是对智力成果的保护,也是企业知识资本运作的必备因素。
2. 知识产权资本化
知识产权资本化,是一种重视知识产权资源,认知和评价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与资本的转换,促进知识产权创造的企业运营的机制。技术创新企业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主知识产权资本化;二是将知识产权以转让方式或许可使用方式出资入股;三是并购和收购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
知识产权资本的运作策略如下:一是从技术、市场、法律的三维坐标决定研究开发路线,规划知识产权的伸展空间,把握技术竞争主动权,决不盲目投资研发项目;二是对支撑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的保护固若金汤,基本发明专利设置多重保护屏障。关键技术诀窍决不外流,严防珍贵无形资产流失;三是通过推进高技术前沿研究开发和兼并科技型中小企业双管齐下。抢占专利“种子”,培育新经济生长点;四是实行研究开发本土化,充分利用当地廉价资源、人才和成果,低成本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五是运用技术合同条款对受让方后续改进和二次开发层层设卡,遏止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的生存空间;六是在对知识产权和市场份额的分享做出精细安排的前提下,实行强强联合,加快重大技术突破,谋求对未来市场的持续垄断。
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和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推行和实现,企业家、科技与经营管理骨干和发明人、设计人的股份资本将逐渐占到较大比例,也就必将形成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变化,并逐步增加和扩大企业的自有资本。这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牵引机制和动力机制,而且也会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和资本积累提供一种新的源泉。
3. 知识资本增值化
知识资本正在成为企业最大资本与财富的创造者。知识资本的增值是知识资本运作的关键一环。首先,要确定知识资本运作的目标市场,实事求是地选择企业的服务目标和方向。其次,由于市场的扩大,知识资本的增值也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在知识资本运作过程中,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人才资本化,以及金融资本的参与,实现知识资本的快速增值。
随着知识产业的发展,知识资本的“财富效应”将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当企业的财富不断积累,其对经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的时候,企业便将目标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转移到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上来。
企业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员工、环境、社会三方面的关注。首先是维护员工权益,构建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制定系统全面的制度,充分维护企业员工基本权益;肯定个人尊严,给员工更多的自主和尊重;“生产”人才,为员工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条件,将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其次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与环境协调、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环保技术应用,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节约资源并提高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认识企业与环境和资源的相互作用,构建企业环境管理和资源节约利用管理体系。再者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荣。处理好劳资关系,善待员工;大力倡导慈善事业,促进社区发展。
当企业的社会价值得到体现,当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时的财富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财富。
4. 知识资本运作的实质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本形态。知识资本运作就是一个将知识的虚拟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自然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是充分利用无限的软价值资源向有限的硬价值资源转化的过程,是通过知识资本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它以科技进步为根本,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实现创新资源的重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