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郭春平与同煤集团董事长等7人参与两院院士初(遴)选
来源:山西全安 | 作者:pro5776b8 | 发布时间: 2011-03-28 | 159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1年3月27日,山西省201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初(遴)选候选人会议在太原召开,16名来自全国和我省的两院院士、专家参加了会议。

山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健同志主持会议,副省长牛仁亮参加了审阅评议。共有包括同煤集团董事长吴永平在内的7名候选人参与了两院院士初(遴)选,我公司董事长郭春平作为我省民营企业家代表也在候选人之列。

附:郭春平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一、基本情况

郭春平,正高工,国务院特贴专家,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人选。先在特大型国企工作20余年,后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10余年,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共发明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2项已获授权),实用新型11项,外观设计4项,推广应用10项;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9篇,组织领导完成技术革新130项,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完成省、部、市技术项目18项,设计商标6项。以第一起草人身份起草行业标准3部,通过人大代表提出工程技术方面建议11项。

二、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1、为遏制违章作业造成事故发生,参考美国德鲁克大师研究交通事故原因理论,首创抗违章技术创新理论,并在该理论指导下,在国内外首次集成创新“矿用开关两防锁”、“开盖(三开一防)传感器”等,包括:发明相关专利10项并获美国等34国专利权受理、首创行业标准两部、创新品牌2个、争取到强有力政策法规文件31个、实现产业化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到2000多个煤矿,产生了巨大安全效益。在世界煤矿发展史上,首次从技术装备上保证了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简称:“两防”,下同)等8条强制性法规标准(见下述各条款)的贯彻落实,首次为国内外煤矿井下在用电气设备全部实现开盖断电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理论及部件。

1)抗违章技术创新方法简介

在国内外首创“抗违章技术创新方法”,国家安监总局下文推广该方法,该理论认为:为解决违章造成安全事故问题,必须创新并应用“能够确保人们无法违章作业,或能确保即使违章作业也造不成事故”的“抗违章技术技术”。普通技术人员利用该方法也可发明抗违章技术及专利。

2)“矿用开关两防锁”产品、行业标准及专利三位一体原始创新简介

《煤矿安全规程》第445条:“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两防’”;国标GB3836.1-2000(及对应国际标准)联锁装置:“为保持某一防爆型式用的联锁装置,其结构应保证非专用工具不能轻易解除它的作用”;第446条:“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第488条:采区电钳工不得擅自打开变电所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国家煤监局〔2010〕25号:“‘两防’功能不完善,停产整顿”;山西《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要求“两防”功能。但是,采用电力采煤技术100年来一直存在“两防”功能不完善问题,不能从装备上保证上述标准法规的贯彻落实,造成多起擅自送电、擅自开盖操作(简称“两擅”,以下同)事故。如:山西左权“8.18” 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7人死亡。

郭春平解决了11个关键技术,设计制造了“矿用开关两防锁”,从装备上保证了上述标准法规的贯彻落实,从装备上杜绝了“两擅”事故的发生,填补了国内外一项技术空白。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标准,促进了矿用开关两防锁的大面积推广。使用矿用开关两防锁的开关没有发生过“两擅”事故。荣获山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等。

3)发现“人为接地实现开盖断电方法存在重大隐患”,完成开盖(三开一防)传感器、行业标准(稿)、专利三位一体原始创新,为“井下在用电气设备全部实现开盖断电”创造了核心技术理论及部件。

《煤矿安全规程》第445条:“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但由于没有技术装备的保障,违反上述《规程》的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并造成了多起违章擅自打开接线腔带电作业事故。如:安徽淮北芦岭煤矿“5.13”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6人死亡。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了《矿用机电设备开盖传感器》行业标准。解决了11个关键技术,设计制造了具有的“三开一防(即:超前开盖报警,超前开盖断电,开盖闭锁及防止非专职人员擅自操作)” 功能的“矿用本安型开盖传感器”,从装备上保证了上述标准法规及山西《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三开一防” 要求的的贯彻落实。该产品获矿用安全标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出具科技成果鉴定意见:产品结构新颖、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成为全面贯彻执行以上《规程》要求的唯一技术装备。
专利名称:“一种超前开盖断电方法及其装置”, 已获发明专利授权,为使该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已向美国、欧洲等34国及地区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产品项目列入国家安监总局《2010年度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重点科技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等计划。已应用于山西省的很多煤炭企业。
国内外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盖板都要求开盖断电,严禁带电作业,但都不能从技术装备上予以保证,已经引发了多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现有人为接地实现开盖断电技术,但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急需一种能从装备上解决此项难题的技术,保证在不更换现有设备的前提下大面积实现开盖断电。每个电气设备安装“开盖(三开一防)传感器”,接入有关矿井监控系统或停电保护系统,打开任何一个电气设备盖板,通过该系统都可切断其电源,使井下在用电气设备将全部实现开盖断电,将产生巨大安全效益,并为我国在煤矿电气安全领域开辟出一块新市场。

4)发明专利及相关技术论文简介
他利用抗违章技术创新理论,从分析“两擅”等事故[26]原因开始,发明“矿用开关两防锁”及“开盖(三开一防)传感器”相关专利10项,查新报告证明: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并写出相关技术论文10余篇。

5)创新安全专利产品推广应用模式,破解了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难题,并取得巨大成功
他按照抗违章技术创新方法流程之一“市场营销模式定型”要求,独创了《推广安全产品需要监管部门安全干预》、《安全类专利产品的营销策略》等理论,“用法规搭台、用市场方法跳舞”,大面积推广应用到产煤大省山西及全国煤矿,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煤矿约下发31个文件推广专利产品,建国以来,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为了转化技术成果,郭春平同其他人创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发明“绿色再制造隔爆外壳专利技术”,为我国在世界低碳技术、循环经济技术领域占领了一块高地、为我国战略性新产业开辟出一块新天地。

隔爆设备外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技术可以对绝大多数废旧隔爆外壳进行产业化处理,流水线生产。本技术出人意料的效果之一是:可以使结构相对稳定的隔爆外壳“多次重复使用”,即“废旧外壳——再制造——再使用——再失效——再制造——再使用…多次循环”。已获发明专利授权(一种再制造隔爆外壳方法),列入《2010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3、发明日用品“一种带拉手的罐头瓶盖”专利,产品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

郭春平在工程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全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中十分罕见,对山西、全国煤矿安全及科技行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

晋中市人事局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