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技术并重
实现煤矿安全发展
省政协委员 郭春平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教育管理技术并重,实现煤矿安全发展”。
2014年12月,王儒林书记在中共山西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将安全发展作为我省六大发展战略之一进行了重要阐述,他强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是我省发展的最大前提。
众所周知,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是为数不多的以死亡率作为考核指标的产业。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省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还大量存在;整合矿井的隐蔽性致灾因素还大量存在;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还大量存在,安全发展的根基还不牢固,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为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重要指示,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从事煤矿安全工作30多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我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生产人员安全素质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煤矿安全取决于物的安全状态和人的安全行为,而人的安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安全意识来决定的。一要狠抓安全培训。由于煤矿井下条件复杂、恶劣,不可预料的安全隐患较多,这就要求井下工作者必须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较高的安全操作技能。要结合实际,分层次、分工种、分级别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使职工真正具备安全生产的意识、技术和能力。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抓住重大活动日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职工群众中形成一种大安全观;要利用班前会、学习会、安全分析会等会议形式,讲清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让安全成为职工的第一观念,使规范操作和安全防范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三要开展警示教育。要运用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职工,多编制一些类似于《安全小故事汇编》等安全事例方面的书籍,利用各种学习时间对职工进行事故案例教育,请职工上台讲安全事故、分析安全案例、总结身边或自己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使职工在思想上进一步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落实是煤矿企业抓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一要落实党委、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重要位置。强化政府行政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政府承担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把安全生产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二要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管理机制,形成人人尽职尽责,环环相扣衔接的安全管理体系,促使煤矿企业自觉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三要形成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要依法监督检查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到位和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社团组织以及社区基层组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形成人人都有责任心、事事都有责任制、处处都把责任落到实处的工作机制和氛围。
三、推进安全生产技术革新,构建安全生产“抗违章”系统
根据统计分析,95%的事故都是由于违章操作而导致的,如果我们能解决“违章”造成的事故问题,那么将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尽管汽车已经被设计成在正确使用下是安全的,但还应该被设计成在不正确使用下也是安全的”的重要理念,受此观点启发,我研究的“抗违章技术”,可以做到“煤矿生产工作不仅在按章操作时是安全的,即使违章操作也造不成事故”。
采用抗违章技术,就像人体注射疫苗后,即使病毒侵入体内也不会致病,这是由于人体具备了抗病毒性;采用抗违章技术,就使技术装备具备了“抗违章性”,从而达到避免事故发生的效果。只有研究、生产、推广抗违章技术装备,建立抗违章系统,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违章作业,才能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率
研究抗违章理论、开发抗违章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市场前景。目前,抗违章理论已引起国家安监总局的重视,安监总建函[2010]19号明确表示争取对抗违章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给予立项和资金支持。
我建议我省在科技创新城率先成立“抗违章”技术研发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资金支持。努力构建实现我省安全发展战略独有的抗违章系统。其次,积极推广“抗违章”技术装备,让抗违章技术成为实现我省安全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2003年我公司创造了“矿用开关两防锁”,2008年我发明的“三开一防”及相关“抗违章”技术装备,分别获我省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并获美国、欧盟等30多个国家专利权。目前,这些技术产品已经普遍在阳泉煤业集团、晋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山西大型煤矿及其他中小煤矿使用,收到良好效果。
安全是每个煤矿工人心里最美的愿望,是家人最平凡的寄托,是我们最美好的期盼。最后,我深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安全发展必将走向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