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近年,“招工难”、“用工荒”“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纷纷见于媒体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今的就业市场出现如此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招工难”,另一方面是“就业难”,有媒体戏称为“鸳鸯火锅”。“就业难”问题是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招工难”主要针对的是民企,而“就业难”主要针对的群体是高校毕业生。
民营企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人才的资源,因此,合理处理好“招工难”与“就业难”的问题,使人尽其才,各显其能,才能不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
案据:
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满意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吃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无法直接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民企招聘一个高校毕业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培养,成本很高,特别是近几年受经济不景气影响,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大多数苦不堪言,更是无力承担培训新人的精力和费用。二、高校毕业生的生涯规划模糊,依赖性强,创造力弱,但高校毕业生生活压力大,导致就业期望值很高、要求的薪资待遇也高,和民企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完成对接。种种原因造成了如今的“招工难”、“用工荒”两难局面,对国家、企业、高校毕业生都是一种损失。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2015〕290号)和《山西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都规定了就业专项资金的补助对象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毕业学年未离校高校毕业生等等。
近日,国务院《“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对外公布,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多方位拓宽就业领域。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和精准帮扶。加大就业见习力度,做好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
建议:
一、鼓励和支持毕业学年未离校高校毕业生到民企实习,由民企负责提供人力物力给他们创造就业实习机会,由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他们实习期间的工资补助等,互相结合共同培养、帮扶。
二、政府出台相关就业补助政策,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基金。高校毕业生到民企就业的前1-3年,给予企业相应的补助或者由财政直接支付给高校毕业生工资。依据一个高校毕业生到民企就业至少需要1-3年的实习和培养才能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与之岗位相匹配,一个高校毕业生工资按每月3000元左右计算,给予招聘到高校毕业生并签订劳动合同的民企36000/人/年的补助。
三、可以参照高校助学贷款模式,高校毕业生到民企实习或工作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给予高校毕业生免息贷款补助作为每月工资发放,等到他们真正转换为工作者后,靠自己劳动力再偿还贷款,或者对企业做出贡献的,也可以和企业协商,由企业以奖励形式替其偿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