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晋中日报(2019.5.27)走向世界的“发明大拿”: 记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平
来源:晋中日报 | 作者:lfsuoqan | 发布时间: 2019-05-28 | 1416 次浏览 | 分享到:

       他是享誉三晋的“发明大拿”,拥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3项技术获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权;他创办的企业注册资金从5.45万元翻番到3000万元,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十佳中小企业”。这位“发明大拿”就是郭春平,全国第一个被北大EMBA录取的发明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型创新创业者、省委联系高级专家,两次获“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他带领团队攻关20多年,多项发明创造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为全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等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郭春平是“文革”后的第二批考生,于1978年考入大同煤校电气化专业。他说自己深受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事迹的激励,从入学开始就对科技痴迷,因而学习异常认真刻苦。

1980年,郭春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汾西矿务局柳湾煤矿当技术员,开始了井下工作。“我碰到几起矿工触电死亡事故,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喊深深刺痛了我。我一直想,爱迪生发明灯泡照亮了人间,我要发明技术,使矿区再也听不到因触电伤亡而传出的哭喊声。”发明梦的种子开始在他心中萌发。1999年,恰巧国家鼓励国企技术人员创办科技企业,郭春平便向朋友借了1万元,加上把专利和一些仪表仪器折价所得的4.45万元,一共凑了5.45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在介休创办了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之后,郭春平开始搜集各种矿难资料,仔细分析灾难发生的原因、概率。循着防范灾难的思路,设计图纸,试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失败再重来……那段时期,他满脑子是图纸零件,吃饭睡觉也在想,甚至飞机上还在修改图纸。

春去冬来九个年头。2008年,郭春平终于发明出“开盖传感器”系列产品及控制系统,实现了开盖报警、开盖断电、开盖闭锁,防止非专职人员擅自开盖操作的技术革新,填补了国内外电气安全领域一项空白,受到国家安监总局嘉奖。在“抗违章技术创新方法”指导下,他还设计制造了“矿用开关两防锁”,从装备上杜绝了“两擅”事故发生,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标准,荣获山西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也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之后,该装置在晋煤凤凰山矿及其他矿、阳煤集团、神华集团等省内外煤矿进行了推广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国内外石化等易爆炸行业也对该装置表现出了巨大市场需求。

20多年来,郭春平始终把“为安全服务,为安全贡献”作为公司追求目标,坚持着“人才、专利、标准”,取得诸多发明成果。其中,2008年发明了“智能抗违章开盖传感器”,实现了在违章带电作业前将违章行为识别并转换为电信号,控制电源安全断电、闭锁。组合发明“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抗违章技术系统”,不更换、不改动在用设备,在易违章产生电火花各个部位加装抗违章保护设施,可防范绝大部分违章带电作业事故。因为有专利和标准,这些产品在省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企业收获了不错的效益,人均产值、销售收入和纳税额均高于同规模企业。

近年来,郭春平在做企业、搞发明的同时,还结合经历推广科技人员创业经验。他提出了“骏马拉小车”发展科技企业模式。他说,他的企业属于科技小微企业,办了十几年企业后才认识到,办小微企业,尤其科技小微企业需要大人才。公司董事长是“拉小车”的“骏马”,掌控着方向,“专利”和“标准”是两个车轮,普通职工围着“小车”打工就业。“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特别提出,只有依靠‘人才、专利、标准’,我国科技小微企业才能做强。”郭春平说。

郭春平还把当前市场很形象地比喻成“地板砖市场”。“各大企业就像一块块‘地板砖’,牢牢地占据了市场,各市场之间也由‘水泥’连接,要进入非常困难。中小企业都谈不上在‘夹缝’中生存,只能是没有根基的浮在半空中。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没有高端人才,怎能开创出新市场,进而驱动经济发展?”郭春平说,“我真诚希望有更多的‘骏马’,主动拉起小车,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中来,为山西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从事科研30多年,郭春平依然激情澎湃地站在发明推广一线,是什么支撑着他?郭春平说:“兴趣是第一老师,再加‘一靠脑,二靠跑’,脑代表智慧,跑代表辛苦,还要耐得住寂寞,最终肯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