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委员心声】不宜把违章作业者误当英雄宣传
来源: | 作者:郭春平 | 发布时间: 2019-12-05 | 1097 次浏览 | 分享到:

  约一个月前,在央视《机智过人》及主持人大赛节目中,介绍一位军人遭遇违章误送电造成的触电事故,被截掉双臂后安装电子手臂。这位军人同志,事故前任职西藏军区检验员。1997年10月25日,连队执行完任务回来的途中,经过浪波乡驻地,当时地方拉柴的车辆,把高压线刮断了。情况非常紧急,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就请求连队帮忙维修,该军人同志主动请战参加抢险。当他接到第三根线的时候,由于约定的通电时间到了,电站工作人员就合闸送电,导致正在工作的军人同志触电,造成双臂截肢的严重后果。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起十分明显的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电力行业《停送电工作票制度》中明确规定:“严禁约时停、送电。”电站工作人员按照约定时间送电的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现场维修人员同样也有违章行为。《停送电工作票制度》中还规定:“在线路、移变或开关等设备停电检修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确保工作现场的保安措施落实到位。现场必须进行验放电和在线路来电方向上挂一个三相短路接地线,以免因误送电发生意外。”如果维修人员按照规定将三相短路接地,也完全可以避免这起事故。

  作为新闻媒体,在节目中帮助违章受害者的同时应不忘宣传安全规章制度,通过抗违章等技术手段从根源上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如对导致事故的违章行为避而不谈,忽略了从安全生产角度审视事故,事实上宣传了违章作业者。这样显然会对社会公众产生误导,不利于教育和引导群众遵章守纪。也许是我们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还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才导致对违章行为视而不见,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意识的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承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重任的新闻媒体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应该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


郭春平在山西省两会上向楼省长展示我司自主研发的“井下电气操作风险预警APP”

  曾经有专家研究并指出:95%的事故都是由于违章造成的。违章已成为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公共“灾害”。违章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缺陷。我是一名长期从事煤矿安全技术工作的教授级高工,山西省政协委员。我经过长期努力,已经研究成功电气设备抗违章技术及相关装置,可以实现“故意违章违不成,过失违章造不成事故”的目标。我在看了央视的《机智过人》等节目后,认为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提出如下建议:

  1、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注重对群众开展遵章守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在涉及事故救援、抢险等内容的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中,更应该关注和强调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标准确认事实和判断是非,对相关人员的违章行为予以批评和否定。

  2、对过去发表的稿件和播出的节目进行认真审查,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存在,应采取必要手段及时予以更正。同时对新闻从业人员开展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加强相关知识和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关注上述问题的自觉性。

  3、有关领导及部门在审查新闻时,也需要对上述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严格把关,力求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4、新闻媒体除了重视遵章守纪方面的宣传外,还应关注抗违章技术的研究和进展情况,把“故意违章违不成,过失违章造不成事故”上升为国家安全发展理念之一,力争从根本上消除因违章造成的事故。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大EMBA,教授级高工,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省政协委员,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发明了“智能抗违章开盖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入选“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省劳动模范。

手机:13513549806  邮箱:gcp.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