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排入汾河“生活水”管道的建议
山西省政协委员 郭春平
图片源于百度,仅作图示
案由:早在2017年,本人在地处汾河边的某市城区周边走动时发现,附近的菜农用城区居民排出的生活污水(菜农简称“生活水”)直接浇灌菜田,并且有部分菜农用污水冲洗刚收获的蔬菜。这种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在浇灌菜田的同时,也存在直接排入汾河的现象。其他市县可能也有类似情况,当时本人已经提出建议请有关部门调查落实,如果确实,应当全面统一禁止。时隔四年之后,在2021年夏秋季节,山西因强降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又听到该市有五个村因汾河水暴涨后,河水通过生活污水管道倒灌村庄,造成洪涝灾害的消息。
案据:汾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近几年来,汾河流域水质呈现出总体稳定、逐步向好的态势,但治理汾河污染的压力依然很大,任务也十分艰巨。2019年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经过为期5个月的排查溯源,共排查确认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2039个。其中有城镇生活排污口85个,农村生活排污口619个。按照《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 的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实现城镇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和全处理。”相关部门明确提出治理目标:“对城镇建成区直排的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全部收集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农村生活污水散乱排污口,相关部门也提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以村为基本单位,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原则上一个行政村统一设置一个排污口。”但值得注意的是,城镇生活污水至今仍然未能实现全收集和全处理,据了解,太原汾河段仍然有很多管道在向汾河排“生活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散乱排放的状况同样存在有待全面落实的问题,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
一、全面禁止向汾河直排城市生活污水,真正做到对城镇建成区直排的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全部收集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定期检查各市县“生活水”处理设施及运行情况,设施充足的要保证能正常运行,设施不足的要补足,而且要切实保证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和全处理。
三、今后在城镇化改造或重建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四同时”,就是“生活水”的处理设施与城镇化改造或重建“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使用”。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按照相关要求,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排生活污水管道应加装“逆止阀”,才能排入汾河,同时防止河水倒灌引发洪涝灾害。
2022.1.8.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电气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西全安公司董事长。
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 “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有6项获俄罗斯、美国、欧盟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据查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仅有郭春平一人在煤矿电气领域获美国和欧盟专利权,为我国在国外占领了数十块“主权”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地”。
在发明创造的同时,创立了抗违章理论体系,概括出“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抗违章理念,“违章可预控性定则”“违章过渡过程”等十几个相关词条被收入百度百科;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安标)标准12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抗违章保护技术》等多篇论文;还创办发明创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数十个科技项目,首创并实际应用“骏马拉小车”理论,把山西全安公司打造成“抗违章保护技术”世界单项冠军,转化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成果,使45万台设备安装使用“两防锁”等抗违章装备,为山西最少减少死亡20余人(原山西煤监局认定)。
曾在国企工作,原汾西矿务局在某矿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失败后,柳湾煤矿主动承担再次推广应用任务, 29岁时被破格任命为二号井机电主任,首创并实际应用《运势控制法》《综采设备FM六部循环法》,领导一千多名机电技术人员和工人工作4年,在汾西矿务局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并创下综采队年产百万吨当时纪录的;后任汾西矿务局第一次设立的柳湾煤矿科技科长,首创并实际应用《企业全面科技管理》理论指导,组织领导完成13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
荣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内外首次公开提出“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监管新冠疑似人员”建议,该管控思路引领了健康码、行程码等互联网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