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郭春平的发明首获“一带一路”8国专利权
来源: | 作者:jill | 发布时间: 2023-05-15 | 164 次浏览 | 分享到:


郭春平的发明首获“一带一路”8国专利权


近日煤矿安全领域发明家、山西全安公司董事长郭春平又收到欧亚专利正式授权文件,从2023年2月17日起,郭春平的新发明“接地电阻在线实时监测监控技术”(欧亚申请号201991518)获得“一带一路”国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八国专利权。这是继去年8月该项新发明获得美国专利权之后的又一新成果。这一成果有利于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鼓励申请“一带一路”国家专利,2021年,我国共有1615家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专利申请布局,北京、广东企业占据主导,没有查到山西企业在先一次获“一带一路”8国专利权信息。山西全安公司其他专利曾获印度等国专利权。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创立二十多年来,秉持“为安全服务,为安全贡献,为社会尽责”的发展理念,坚持实施“发明驱动”战略,发明家郭春平带领团队首创“抗违章技术”,发明创造“抗违章开盖传感器系统”“两防锁”“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等系列产品,发明40余项中国专利,其中还有5项专利获美国、俄罗斯、欧盟和欧亚等30多个产煤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预防煤矿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将在我省二十多个试点矿区推广应用。全安公司抗违章技术专利产品在省内外45万台煤矿设备上得到应用,为山西煤矿近年来违章带电作业引发瓦斯爆炸零事故作出重大贡献。

山西全安公司2020年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前几年两次获中国专利奖、第六届安全科技成果奖、山西省技术发明奖、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两次获中国煤炭科学技术奖、晋中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最近又获得介休市对全安公司的配套科技奖励,已兑现奖金9万元。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接地保护必须用到接地极,检漏继电器试验时也必须使用接地极。过去由于没有接地极悬空闭锁及接地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方法这两项技术,接地极的接地安全可靠性难以保证。所谓接地极悬空,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接地极没有按规定埋在煤层里,而是全部露在煤层外面,造成接地电阻大大增加。《煤矿安全规程》第十章第六节规定: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接地保护,必须安装使用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漏电跳闸试验。《煤矿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细则》规定每季用接地摇表测定接地电阻一次,并每月至少做一次远方漏电试验。但是如果在接地极悬空状态下进行漏电试验,悬空的接地极上就可能出现“电火花”,导致引爆瓦斯煤尘或造成人身触电事故。郭春平发明的“接地电阻在线实时监测监控技术”就是一种接地极悬空闭锁及接地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方法,这种方法将接地监测监控装置与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极连接,使接地监测监控装置与接地极通过大地形成电流检测回路。接地监测监控装置通过监控电流检测回路中流经接地极的电流,确定接地极的接地电阻的阻值,然后将接地电阻的阻值的监测监控结果传输给井下或井上监控保护设施。这样就能够对井下电气设备接地状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在接地不良时断电闭锁或报警。尤其是实现接地极悬空闭锁,可避免在漏电试验时出现“电火花”,极大提高井下安全供电可靠性。已应用在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等多个集团公司。

郭春平的新发明有两个“国内外首创”,一是实现漏电保护装置的接地极悬空闭锁,二是实现接地电阻在线实时监测监控技术智能化。正是这两个首创提高了电气设备接地保护的安全可靠性,为世界煤矿安全做出了新贡献。

郭春平是山西省总商会名誉会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安全专家,虽然年过花甲,但老当益壮,创新不止,最新论文《智能抗违章保护选择性、安全可靠性、成本及市场预测》参加了第30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并发表在知网,约80万字的专著《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将于下月出版。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电气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西全安公司董事长。

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 “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有6项获俄罗斯、美国、欧盟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据查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仅有郭春平一人在煤矿电气领域获美国和欧盟专利权,为我国在国外占领了数十块“主权”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地”。

在发明创造的同时,创立了抗违章理论体系,概括出“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抗违章理念,“违章可预控性定则”“违章过渡过程”等十几个相关词条被收入百度百科;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安标)标准12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抗违章保护技术》等多篇论文;还创办发明创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数十个科技项目,首创并实际应用“骏马拉小车”理论,把山西全安公司打造成“抗违章保护技术”世界单项冠军,转化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成果,使45万台设备安装使用“两防锁”等抗违章装备,为山西最少减少死亡20余人(原山西煤监局认定)。

曾在国企工作,原汾西矿务局在某矿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失败后,柳湾煤矿主动承担再次推广应用任务, 29岁时被破格任命为二号井机电主任,首创并实际应用《运势控制法》《综采设备FM六部循环法》,领导一千多名机电技术人员和工人工作4年,在汾西矿务局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并创下综采队年产百万吨当时纪录的;后任汾西矿务局第一次设立的柳湾煤矿科技科长,首创并实际应用《企业全面科技管理》理论指导,组织领导完成13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

荣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内外首次公开提出“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监管新冠疑似人员”建议,该管控思路引领了健康码、行程码等互联网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