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老党员七一前收到新的“作品登记证书”
来源: | 作者:jill | 发布时间: 2023-06-30 | 336 次浏览 | 分享到:

老党员七一前收到新的“作品登记证书”

我省煤矿安全领域的发明家郭春平是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入党的老党员,是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七一前夕,他又收到国家版权局寄来的《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作品登记证书”。“作品登记”是指著作权权利人自愿将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向登记机构办理登记,以此作为对作品享有著作权证明的制度。今年4月应急管理出版社出版了郭春平的抗违章技术专著《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这本技术专著已经在国家版权局正式登记,证明了已受到国家著作权相关法律的保护。郭春平十分重视著作权保护,在先已获得多个“作品登记证书”。

我国“智能矿山”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矿山》和《煤炭科学技术》主编王国法为这本专著作序。序言首先指出,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以正式文件形式首次公开提出“安全产业”这一概念,同时也对安全产业的涵盖范围和安全产业的专用性、服务对象的特定性给予了清楚界定。安全产业包括安全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郭春平所发明并积极推广应用的智能抗违章保护系统系列产品,毫无疑问也是属于“安全产业”,理应遵照国务院文件加以培育,并纳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范畴。

接着他还特别强调,安全产业是以满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安全发展重大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关系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大局,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段论述告诉我们,不能单纯以经济的眼光看待安全产业,而要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安全产业的特殊性,对安全产业予以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王国法院士在序言中充分肯定了郭春平“数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为安全事业的发展所做的突出奉献。指出郭春平“从一名普通的煤矿技术员逐渐成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正高级工程师及煤矿安全领域的发明家”,在这个艰难攀登科学发明高峰的过程中,饱含了对“安全第一”的敬畏,对安全技术突破的执着,对安全产业的热爱。这是王国法院士从专业的角度对郭春平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为科学拼搏精神的高度评价。这评价不是空泛、抽象的,而是具体化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郭春平不仅发明了智能抗违章保护系统系列产品,而且提出了一套为其系列发明项目提供理论支撑的抗违章理论,使“抗违章技术”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技术理论体系。二是在此基础上,他又以企业家的经营策略致力于安全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包括他所提出并实践的“骏马拉小车”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模式,都值得更多从事安全产业的同行学习和借鉴。所谓“骏马拉小车”模式是指郭春平把科技型小微企业当作一辆小车,把专利和标准作为小车的两个车轮,而高科技人才则是拉车的骏马。郭春平所创办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山西全安公司,就是靠“骏马拉小车”模式发展起来的。王国法院士还注意到郭春平在书中所介绍的运用“安全干预”手段转化安全科技成果,依托标准推动抗违章技术成果转化的曲折过程,再次强调安全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制定实施专有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因为安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必须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安全干预”,才能保证安全科技成果的尽快转化。

身为煤矿安全领域发明家的郭春平,通过对抗违章技术理论的深入研究,其社会意义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煤矿安全的范围。由郭春平于2009 年首次提出的抗违章技术,是一种从技术装备上杜绝违章操作行为的理论及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王国法院士在序言中明确表示,“书中所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违章作业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预控的,按照“抗违章技术标准”生产的设备就成为预控违章作业的“抗违章设备”,不仅适用于煤炭行业,而且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他还指出郭春平所研究、推广应用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不仅可以杜绝煤矿违章带电作业,实现降低瓦斯爆炸事故的目标,而且还能为世界各国、各行业预控违章作业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抗违章保护技术是在“违章过渡过程”中、还没有触碰到“违章红线”前,就将人的作业行为动作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报警或断电或闭锁保护的技术保障设施,它能预控人的违章行为,能保证“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 。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就是把过去用“人海战术”预防违章变为在违章过渡过程中对违章行为进行预控,实现“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的目标。他认为这种新的思维模式一旦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可的安全理念,将会在更广泛的范围产生深远影响。郭春平主要针对煤矿井下违章带电作业问题取得的抗违章技术成果,对其他非爆炸环境安全生产也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广到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银行安全及核工业安全等其他违章作业较多的行业。从这个角度出发,王国法院士进一步肯定了开发抗违章技术,研究抗违章理论及相关标准,生产抗违章设备,在各行各业都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王国法院士的序言对《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这本专著从专业价值社会意义进行了全面评价和深入论述,并充分估计和预测其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发展前景。最后他把本书内容定位于“来源于现场实际和经验总结,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成功实践佐证,是一本研究抗违章技术理论及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的专著,对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一结论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寓意深刻,概括了从实践出发,上升到理论高度,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哲理过程,是对这本专著的最高赞赏。


郭春平能够在发明新产品的同时坚持理论创新,是因为他认为“深度理论研究”是我国传统科技的短板,如:我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但不知道磁铁的分子式,没有提出“磁力线”概念,更没有创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他还认识到随着智能化水平提高,煤矿供电系统更加复杂,需要的电工更多,违章带电作业风险更大。所以,他对预控违章行为问题进行了深度理论研究,并写出这本专著。

身为一名老党员,郭春平一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煤矿安全领域勤奋努力,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 “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有5项技术获俄罗斯等“一带一路”8国、美国、欧盟专利权。荣获山西省专利奖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他的技术专著出版后,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山西日报》以整版篇幅作了详细介绍,“中国新闻网”转发“研究抗违章理论及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专著《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出版发行”新闻后,直至发稿日,读者已达13.5万人,为促进抗违章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实现安全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一名民企老党员的绵薄之力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电气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西全安公司董事长。

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 “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有5项获俄罗斯、美国、欧盟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据查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仅有郭春平一人在煤矿电气领域获美国和欧盟专利权,为我国在国外占领了数十块“主权”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地”。

在发明创造的同时,创立了抗违章理论体系,概括出“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抗违章理念,“违章可预控性定则”“违章过渡过程”等十几个相关词条被收入百度百科;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安标)标准12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抗违章保护技术》等多篇论文;还创办发明创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数十个科技项目,首创并实际应用“骏马拉小车”理论,把山西全安公司打造成“抗违章保护技术”世界单项冠军,转化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成果,使45万台设备安装使用“两防锁”等抗违章装备,为山西最少减少死亡20余人(原山西煤监局认定)。

曾在国企工作,原汾西矿务局在某矿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失败后,柳湾煤矿主动承担再次推广应用任务, 29岁时被破格任命为二号井机电主任,首创并实际应用《运势控制法》《综采设备FM六部循环法》,领导一千多名机电技术人员和工人工作4年,在汾西矿务局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并创下综采队年产百万吨当时纪录的;后任汾西矿务局第一次设立的柳湾煤矿科技科长,首创并实际应用《企业全面科技管理》理论指导,组织领导完成13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

荣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内外首次公开提出“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监管新冠疑似人员”建议,该管控思路引领了健康码、行程码等互联网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