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重磅:《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被国家图书馆“永久保存”
来源: | 作者:jill | 发布时间: 2024-05-14 | 253 次浏览 | 分享到:



重磅:《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被国家图书馆“永久保存”



2023年4月出版的《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一书被国家图书馆“中文基藏”,作为“保存本文献”“永久保存”。这本专著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安全专家、煤矿安全领域发明家郭春平所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作序。

《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是专门研究煤矿违章行为、抗违章理论以及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的专著。本书共有60万字、387页,分为14章,内容包括:违章的内涵和外延、违章行为分析、违章预控可行性研究、抗违章思维、抗违章短板、补齐抗违章短板专利技术概况、智能抗违章保护系统原理、抗违章技术1.0-4.0代表产品、安全性能分析及抗违章后备保护试验必要性分析、创新理论及案例、科技成果转化策略及案例;书后有附录6个,《煤矿井下带电作业事故案例统计表(1960-2017)》,《煤矿安全历史上的今天(安全生产365)》,这两个附录是作者研究抗违章技术是所参考的事故案例资料。附录3是以某高院判决书形式介绍的真实的维护知识产权案例,附录4是关于抗违章技术系统的原创技术特征的查新报告统计表,附录5是抗违章标准研究资料。附录6是《我的发明创造之路》,为发明创造爱好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真实资料。

本书作者作为第一发明人或唯一发明人,截至今年5月,已获47项中国专利授权,31项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授权。他不仅发明创造了“国家专利密集产品”“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等抗违章技术系列产品,而且创立一套为其系列发明项目提供理论支撑的抗违章理论,使抗违章保护技术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技术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他又以企业家的经营策略致力于安全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本书对于在煤矿等爆炸环境中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人员具有阅读参考价值,同时也值得从事安全产业的同行学习借鉴。

该专著被国家图书馆归类为“安全生产/生产技术/研究”类,截止 2024 年 5 月 5 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据主题:“安全生产-生产技术-研究” 不设置年份限制检索:主题“安全生产”相关图书有 5753 条记录,主题“生产技术”相关图书有381 条记录,主题“研究”相关图书有 825427 条记录。三个主题同时存在的图书仅有 1 条记录,即专著《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郭春平“骏马拉小车”,著《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为中国及世界安全生产做出杰出贡献。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电气正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第十一、十二届全国工商联执委,第十一、十二届山西省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商会副会长,山西省总商会荣誉会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山西名人联合会副会长,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智库专家,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 “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有5项获俄罗斯、美国、欧盟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据查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仅有郭春平一人在煤矿电气领域获美国和欧盟专利权,为我国在国外占领了数十块“主权”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地”。

在发明创造的同时,创立了抗违章理论体系,概括出“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抗违章理念,“违章可预控性定则”“违章过渡过程”等十几个相关词条被收入百度百科;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安标)标准12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抗违章保护技术》等多篇论文;还创办发明创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数十个科技项目,首创并实际应用“骏马拉小车”理论,把山西全安公司打造成“抗违章保护技术”世界单项冠军,转化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成果,使45万台设备安装使用“两防锁”等抗违章装备,为山西最少减少死亡20余人(原山西煤监局认定)。

曾在国企工作,原汾西矿务局在某矿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失败后,柳湾煤矿主动承担再次推广应用任务, 29岁时被破格任命为二号井机电主任,首创并实际应用《运势控制法》《综采设备FM六部循环法》,领导一千多名机电技术人员和工人工作4年,在汾西矿务局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并创下综采队年产百万吨当时纪录的;后任汾西矿务局第一次设立的柳湾煤矿科技科长,首创并实际应用《企业全面科技管理》理论指导,组织领导完成13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

荣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三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内外首次公开提出“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监管新冠疑似人员”建议,该管控思路引领了健康码、行程码等互联网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