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发明家讲故事:一靠“脑”,二靠“跑”, 实现专利梦
来源: | 作者:郭春平 | 发布时间: 2024-09-17 | 212 次浏览 | 分享到:

Mid-Autumn

发明家讲故事:一靠“脑”,二靠“跑”, 实现专利梦

国务院特贴发明家 山西全安公司董事长 郭春平


    我上一次讲了“在农村立志,为国企奉献”的励志故事。今天给朋友讲:一靠“脑”,二靠“跑”,实现专利梦的艰苦奋斗故事。

世纪之交的 1999年,我个人凑了5.45万元,经汾西矿业集团下文同意,创办了为煤矿安全服务的发明创造型民营企业——山西全安公司,从此踏上了“发明创造之路”。没有枪、没有炮,也没有“敌人”给我们造,只有一个“脑”,两条“腿”,这样的小微企业如何发明创造呢?我深信:只要肯动“脑”,就会开发出无穷的智慧;只要肯跑“腿”,就会开拓出无限的市场。

我常常想起刚分配到柳湾矿第一天晚上听到的令我终生难忘的哭喊声。到矿上报到时,矿上的接待人员像接待亲人一样热情,把我安排在招待所住宿,我十分高兴。但晚上十点左右,楼道里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我立刻开门出去,向保安人员打听发生了什么事?哭什么?能不能帮帮他们?但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保安人员的限制,不知所以然。那种悲痛欲绝的声音,一直持续到天亮,我彻夜难眠。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痛苦悲伤?第二天天亮后才知道,原来是井下发生触电事故导致矿工死亡,矿上把家属接到招待所后,有关人员才告知了原委,家属突然得知亲人死亡,难以忍受丧亲之痛,才放声大哭了一个晚上。

这种哭声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以致几十年不能忘记,当时我就想:爱迪生发明灯泡,照亮了人间;而我要发明专利,造福煤矿安全,使矿区再也听不到因触电伤亡而传出的哭喊声。抱着这种梦想,我潜心钻研,努力工作,在井下一干就是十四年,自己从没有发生过触电事故。但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发明可以“普渡众生”的防治违章带电作业的抗违章技术装备?

工业革命崛起以来,工业生产中的违规行为、违纪现象、违章作业在国内外都十分普遍,世界各国主要是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管理、法律等手段(即所谓“人海战术”)进行防治,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违章作业(包括误操作等不安全行为)仍然是造成多种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煤矿井下等爆炸环境,违章作业的危害程度已超过煤矿五大灾害(瓦斯事故、煤尘事故、水灾、火灾、顶板事故)的危害程度,而成为“第一危害”。经分析研究,电气违章作业可造成 90%~95%的电气火源(花),引发43.29%~45.7%的瓦斯爆炸。违章原因是电气设备都存在多个容易违章作业的“抗违章短板”,针对煤矿井下供电开关存在的容易违章送电和违章带电打开开关大盖的安全隐患,我分析研究了一百多个违章带电作业事故案例,收集了两百多台开关的“闭锁装置”数据,请教了山西等诸多著名生产厂家,经过精心研究设计和反复试验,发明创造了我的首个安全科技专利产品“两防锁”,以补齐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方面存在的“抗违章短板”。

2003年12月,“两防锁”通过由国家安监局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结论是该科技成果填补了矿用开关安全联锁装置实用性的国家空白,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两防锁是我发明创造的原创技术产品,其结构与火车门锁及家庭门锁根本不同,锁芯与锁钥如内外齿轮对应咬合,锁芯设计成可取下且可互换的独有结构,并装有防松珠,可防止尖嘴钳镊子等工具开锁;每个使用单位只要有一种专用锁钥及其对应锁芯,就可以锁定任何电气设备,而没有专用锁钥的其他单位打不开;锁钥、锁芯的多样性,有25种;锁钥、锁芯、锁体之间相互碰撞时,或与其它元件相互碰撞时不产生火花;在处理事故等特殊情况下,用一种专门管理的“密钥”,可使任何一台设备接线腔盖板置于解锁状态或锁定状态,以方便处理事故。因而获中国专利奖、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发明创造两防锁虽难,可接下来的推广应用是更大的难题。如何解决?我坚信“一靠 ‘脑’、二靠‘跑’”是灵丹妙药,是万能钥匙。当时正值国家安监局举办安全科技产品展览会,我把公司仅有的一万元倾囊而出,带着爱人和几个同事参加了展览会。在展览区天天等,时时盼,希望领导能像神仙一样“下凡”到自己的展台,可领导就是不来。等领导路过我的展台时,我恰巧去方便,当我返回时,领导已经过去了。我十分懊悔,难道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吗?不行,绝对不行!于是我追了五六十米,追上原国家安监局王局长,亮出我的代表证,请王局长看看我的“两防锁”产品展台。王局长见我情真意切,又有一批记者跟着,就返回到公司展台前。王局长拿着“两防锁”仔细端详,还询问了有关问题,我向王局长作了详细汇报。王局长听完后,首先充分肯定了“两防锁”的重大意义,并期望我解决井下电气设备开盖断电重大技术难题。并与赵副局长、梁副局长和我合影留念,这是对我的有力鼓舞,我高兴至极!回来后,我坚定了信心,拿着三位领导与自己的合影照,带着产品跑煤矿,苦口婆心介绍产品优点,不知跑了多少单位,见了多少领导,终于把“两防锁”推广到山西大部分煤矿及省外部分煤矿。

考虑到没有标准的产品占不住市场,也难以得到政府的长期支持和推广。因此,历经8年时间,我创立了“两防锁”的行业标准,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了成套的推广政策,使“两防锁”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市场。但我没想到,随之而来的是侵权假冒大面积发生,而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形成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于是,我在开发新产品之前,就积极申请专利及商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尽管如此,侵权行为仍然防不胜防,制假贩假的不法分子层出不穷。他们雇佣黑社会性质的人员多次守门口、打电话、发短信,对我进行威胁,说如果我举报他们侵权,就要砍下我的手,打烂我的头。我把这些“黑电话”记作“黑1、黑2、黑3”等等。怀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凭着自己长期在基层担任队长和主任等职务的工作经验,我不怕鬼、不怕邪,顶住压力,毫不退缩,经工商、安全、公检法等部门联合执法,狠狠地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其中两名造假者被判了有期徒刑。该案也被列为建国以来山西省知识产权被侵权第一案。

今天就讲到此,下一次讲为了杜绝违章带电作业,发明创造抗违章技术装备的“传奇”。

注:故事内容摘自:《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郭春平著 王国法院士序)附录6:我的发明创造之路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电气正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第十一、十二届全国工商联执委,第十一、十二届山西省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商会副会长,山西省总商会荣誉会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山西名人联合会副会长,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智库专家,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5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作为唯一(或第一)发明人已获78项专利权,其中有5项获美国、欧洲、欧亚及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据查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仅有郭春平一人,在煤矿电气领域同时获美国和欧盟专利权,为我国在国外占领了数十块“主权”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地”。作为唯一设计人(或著作权人)获商标权及著作权49项。

在发明创造的同时,创立了抗违章理论体系,概括出“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抗违章理念,“违章可预控性定则”“违章过渡过程”等十几个相关词条被收入百度百科;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安标)标准12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抗违章保护技术》等多篇论文;还创办发明创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数十个科技项目,首创并实际应用“骏马拉小车”理论,把山西全安公司打造成“抗违章保护技术”世界单项冠军,转化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成果,使45万台设备安装使用“两防锁”等抗违章装备,为山西最少减少死亡20余人(原山西煤监局认定)。

曾在国企工作,原汾西矿务局在某矿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失败后,柳湾煤矿主动承担再次推广应用任务, 29岁时被破格任命为二号井机电主任,首创并实际应用《运势控制法》《综采设备FM六部循环法》,领导一千多名机电技术人员和工人工作4年,在汾西矿务局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并创下综采队年产百万吨当时纪录;后任汾西矿务局第一次设立的柳湾煤矿科技科长,首创并实际应用《企业全面科技管理》理论指导,组织领导完成13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

荣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等1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三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