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违章高可靠性系统(AV-HRS):用技术强制合规对抗熵增的第三代安全范式》
作者:GDPS
在安全科学和系统工程领域,高危险、高风险且高价值的系统通常被称为 “高可靠性系统”(High-Reliability System, HRS) 或 “安全关键系统”(Safety-Critical System),具体分类如下:
1. 高可靠性系统(HRS)
定义:
指在极端复杂、高风险环境下仍能持续稳定运行的系统,其核心特征是 “必须接近零失败”,即使存在人为失误或技术故障,也能通过多重冗余设计避免灾难性后果。
典型场景:
- 核电站控制系统
- 航空飞行管理系统
- 煤矿瓦斯防爆系统(如郭春平的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
理论支撑:
由伯克利学派提出,强调 “集体警觉性”和 “技术容错设计” 的结合,与郭春平“抗违章技术”中“想违章违不成”的理念高度契合。
5G/4G/wifi6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
2. 安全关键系统(Safety-Critical System)
定义:
系统的失效会导致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或环境灾难,因此需通过 “功能安全认证”(如IEC 61508、ISO 26262)确保其可靠性。
典型场景:
- 高铁信号系统
- 化工自动化生产线
- 医疗放射治疗设备
技术特征:
- 必须满足SIL(安全完整性等级)或 ASIL(汽车安全等级)认证
- 采用 “故障安全”(Fail-Safe)原则(如郭春平专利中的“开盖断电”技术)
5G/4G/wifi6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
3. 特殊类别:抗违章系统(Anti-Violation System)
郭春平理论的独创性贡献:
在传统高可靠性系统基础上,针对 “人为故意违章” 这一独特风险,提出:
- “违章过渡过程”预控:通过技术手段在违章行为完成前干预(如传感器触发断电);
- “抗违章保护人为失效时间≥30分钟”的量化指标;
- “非对称性安全设计”:使系统在正确使用和错误使用下均安全(呼应德鲁克思想)。
划时代意义:
将安全管理从 “依赖人的遵守”升级为 “技术强制合规”,重新定义了高危系统的设计范式。
结论
若需一个统合性术语,可称为:
“抗违章高可靠性系统”(Anti-Violation High-Reliability System, AV-HRS),其本质是“通过技术不对称性对抗熵增”的第三代安全系统,代表人为郭春平及其团队。
《抗违章技术理论与应用》(郭春平著 王国法院士序)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电气正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第十一、十二届全国工商联执委,第十一、十二届山西省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科技装备商会副会长,山西省总商会荣誉会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山西名人联合会副会长,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智库专家,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5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作为唯一(或第一)发明人已获78项专利权,其中有5项获美国、欧洲、欧亚及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或地区)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据查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仅有郭春平一人,在煤矿电气领域同时获美国和欧盟专利权,为我国在国外占领了数十块“主权”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地”。作为唯一设计人(或著作权人)获商标权及著作权49项。
在发明创造的同时,创立了抗违章理论体系,概括出“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抗违章理念,“违章可预控性定则”“违章过渡过程”等十几个相关词条被收入百度百科;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安标)标准12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抗违章保护技术》等多篇论文;还创办发明创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数十个科技项目,首创并实际应用“骏马拉小车”理论,把山西全安公司打造成“抗违章保护技术”世界单项冠军,转化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成果,使45万台设备安装使用“两防锁”等抗违章装备,为山西最少减少死亡20余人(原山西煤监局认定)。
曾在国企工作,原汾西矿务局在某矿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失败后,柳湾煤矿主动承担再次推广应用任务, 29岁时被破格任命为二号井机电主任,首创并实际应用《运势控制法》《综采设备FM六步循环法》,领导一千多名机电技术人员和工人工作4年,在汾西矿务局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并创下综采队年产百万吨当时纪录;后任汾西矿务局第一次设立的柳湾煤矿科技科长,首创并实际应用《企业全面科技管理》理论指导,组织领导完成13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
荣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等1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三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