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中国古代哲学列为高等教育必修课的建议
提案人: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春平
案由: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出现了许多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长期以来,堪称中国古典哲学核心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之大,传播之广。它对宇宙一切运动变化现象进行科学认识、解释而概括抽象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中国古代及中古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一切科学和原始科学领域 。然而,当笔者同一个博士生聊起这个家喻户晓的话题时,他竟然一无所知。这反映了一个中国古代哲学在高校教育中严重缺失的问题。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教育系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重“技能”轻“文化”现象,教育课堂只热衷于营销、英语、计算机知识的灌输与培训,忽略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学习与阐释,从而造成了不应有的课程结构的缺陷。以至有许多人谈到中国文化时,只知一些肤浅的皮毛,对思想意蕴深厚的儒道学说与具有极高文化品位与价值的哲言,以及宝贵的历史经验却知之甚少,导致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上的虚荣性、功利性及拜金主义,缺乏高雅的人格修养,更谈不到高尚的人生境界。大学生正值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借鉴中国古代哲学优秀文化成果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操和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是教学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应该重视与加强中国古代哲学的学习。
案据;中国古代哲学是对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科学总结,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成果的光辉结晶,也是当今世界最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在高校教育中,系统地加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教育,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境界,锻炼和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据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报导,哈佛大学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古典中国伦理道德与政治理论”放在仅次于经济学概论与电脑科学概论的位置。普鸣教授向学生保证“这堂课将改变你的人生”。他要求学生仔细的阅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中国经典作品,并将这些古人的教导于日常生活中实践。毋容置疑,中国古代哲学的教育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提出将中国古代哲学列为高等教育必修课的建议,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提供理论保障和支撑。
建议;
一、充分认识高校进行古代哲学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改变重知识传授,轻人文教育的观念,注重思想塑造,人格培养,努力营造吸取传统文化养分,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的良好氛围。教育部门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古代哲学教育模式。在高中与大学无论文科理科均设置不同程度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加强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文化及人文素养教育,使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这一系统的学习教育。包括对于传统经典的阅读,中国历史与中国思想史的了解,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等等,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锻炼和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构筑高尚的人格情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不达标者不予毕业,使古代哲学教育在高校教程中正规化、制度化。
二、着力加强古代哲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学有所成的师资力量,可以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有潜质的专业人才任教,也可聘请一些有学术研究成果与建树的专家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同时,增强所配备教师的责任感,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育人水平。
三、活跃古代哲学学术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主研究意识和能力。介绍一些哲学家的思想,可将晦涩的内容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亲近哲学家的过程中感悟哲学家的思想,理解哲学基本概念。有组织地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学术讨论研究,开辟各种园地,经常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专题研讨活动。譬如可以结合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命题演讲与创作,也可以就消极落后认识展开讨论批驳,还可以举办各高校相互之间的座谈研讨会与经验交流会,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探讨方式,提高学生境界,充实思想内涵,丰富精神世界。并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人生准则。
四、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及条件,是加强高校古代哲学教育的前提与保障。高校作为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要统筹安排好相关教学、科研等设施及教学经费,创办校报、校刊,购置相关图书与杂志,以及必要的研究场所和活动经费,也可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
五、加强考核管理。教育管理部门及各学校要把古代哲学教育工作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教学和人文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各高校要制订教育成效考核评价办法,及时表彰宣传学有建树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切实提高教育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