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2017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院士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作了《新一代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专题报告,做为一个技术发明人,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通过学习深深感到:我省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要提高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科技素养。
“科技素养”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或提高的一种科技方面的素质与教养。在本提案中,素养和素质不是同义词,素养还包括道德品质等。
案据: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省政府办公厅于2016年12月16日颁布了《山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提出一个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省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和监测评估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9%”。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领导干部及企业家的科技素质的提升,科技方面道德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尤为重要。
2017年底,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山西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第30位。
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动机,可称作“双驱”,“双驱”的科技素养水平,决定科技创新能力高低及经济发展驱动力大小。为了提高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及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
一、组织我省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去中国科学院所属大学等院士高度集中的大学强制轮留培训,或定期邀请“两院”院士、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到山西做讲座。在提升科技素养的同时,把院士等科技专家学者拉入我省领导干部、企业家“朋友圈”,建立朋友或师生关系,使科技供需双方“面对面”直接沟通,形成新型“科政关系”和“科商关系”,借助这种关系,我省就能优先获得创新项目机会,进而促进我省创新发展。
二、在各部门、各企业教育经费中列入创新和科技素养培训预算项目,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使全省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每人培训一次,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三、抓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到访山西的契机,与中国科学院(包括所属院校)、中国工程院等顶层设计单位,在创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学素养教育培训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为我省今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设计下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