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委员心声】建议每年“春分”为科技人员过节
来源: | 作者:郭春平 | 发布时间: 2020-03-24 | 7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将每年农历“春分”定为“科学的春天”纪念日的建议 


全国工商联执委
省政协委员 郭春平


    19783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是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经过“十年动乱”后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大会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了科技工作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大会闭幕式上,已经重病在床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送来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发言。他在发言中欢呼:“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他的发言画龙点睛,凸显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历史性意义,为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大会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春分”前后召开的。古代中国 “春分祭日国之大典”,就曾经把春分日作为国家的重大节日。为此,建议將春分日设立为“科学的春天”纪念日,理由如下:

    一、梳理我国的节假日,没有与太阳有关的节日。传统节日大都与月亮有关,春节初一、元宵节十五、中秋节十五都和月相有对应关系。公历元旦是一年的开始,貌似和太阳有关,实际上和太阳没一点关系,公历是完全太阳历,但起始日“元旦”是教会确定的,没有天文学上的意义。据《中国古代历法》研究,各朝代的历法和节日编修都非常重视阴阳平衡。现在的农历是阴历(月亮历)再加上二十四节气(阳历)实质是阴阳合历,从明朝中期开始使用至今,但重大节假日的设置偏阴少阳。所以应该设立与太阳有关的节日增加阳气。

    二、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白昼时间相同,大地回暖万象更新,寓意平等、平衡,阴阳协调欣欣向荣;春分日同时是黄道赤道的交叉点,是宇宙天体和太阳共同对地球作用的交叉点,是天地信息汇通点,寓意为:全球共同体,汇通天下;春分日也是季风气候的孕育和转折点,寓意春风送暖、乘风破浪、民富国强。

      三、科学技术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我国现行节假日中,还没有一个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节日。將春分日设立为“科学的春天”纪念日(或“科技活动日”、“科技创新日”、“科技工作者节”、“科技节”、“农业科技节”、“尊重知识、人才和创造纪念日”等),有利于鼓励老当益壮的老一代的科学工作者为我国科学事业建立新功,为造就新的科学人才做出贡献;也有利于鼓励任重而道远中青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勇攀世界科学高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更有利于鼓励青少年从小立志献身科技事业,切实学好现代科学技术,把老一代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也能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工作、尊重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注:有关“春分”的知识及春分的重要性,由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供电公司原经理 教授级高工 张树魁 提供   

                2020.3.11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大EMBA,教授级高工,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省政协委员,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发明了“智能抗违章开盖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有4项获美国、欧盟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入选“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省劳动模范。

手机:13513549806  邮箱:gcp.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