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布局
优化管理太原等城市公厕系统的提案
一、案由
太原等城市存在公厕数量不足、布局欠妥、管理落后等问题,导致出现随地大小便现象,影响城市环境和文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设计、布局、优化、管理公厕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二、案据
公厕系统与民生紧密相连,是城市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据初步调查了解,太原等城市的公厕管理至今仍然是依据30年前《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而进行。30年来城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公厕落后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经显得十分突出。按照住建部 “每平方公里应建公厕3座至5座”的要求,太原主城区及三县一市县城范围应有公厕1211座至2038座,现仅有公厕849座。其他城市的公厕数量很可能还不如太原市。由于公厕数量不足,群众如厕不便,导致随地大小便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晚上出租车司机随地小便的情况更为严重。虽然近年来太原市不断加大公厕建设力度,并组织沿街单位开放了一批单位公厕,但公厕数量少的问题仍亟待解决。今年该市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采取新建公厕和开放单位公厕等办法,继续解决公厕数量不足的问题,但要彻底解决仍需一定时间。
除了数量不足之外,设施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布局不合理,有些人口密集场所如厕十分紧张,公厕服务半径过长和位置信息标识不明,导致如厕者寻找困难,以及公厕设施和卫生状况等方面也有很多不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城市提出了城市公厕革命的新目标,出台了适应新形势的《城市公厕管理办法》,有的还成立了公厕行业专业性社会团体组织。我省太原等城市也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公厕系统,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
三、建议
1、成立公厕行业专业性社团,组织专业人员研究、丰富、弘扬厕所文化,改善城市公厕供给、生产和服务品质,整合公厕行业资源,规范行业管理,加强国际、国内厕所文化、技术与管理经验交流,架设沟通政府、企业、社会和市民之间的桥梁,并通过这个平台,协助政府改善公厕供给和服务。
2、按照“新城区不欠账、老城区补旧账”的思路和“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环境协调、管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加大公厕规划建设及管理力度,优化公厕布局,强化精细管理,力求使城市公厕在数量上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3、组织开展现状调查,组织编制市区城市公厕专项规划,并严格公厕拆建管理。按照“拆一还一”规定要求,对因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原因拆除、关闭公厕的,按照就近补建、先建后拆规定,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公厕总数只增不减。
4、结合年度建设任务和市民需求,梳理初选点位,摸清规划、用地、绿化、供电、供水、排污和周边民意等基础情况,确定公厕建设位置和规模等。在人流量大、如厕需求多、用地协调难的老城区,补充设置一批活动式公厕,力争多数主要路口和小区至少有一座公厕。
5、尽快实施老旧公厕提档改造,改善通风、采光、除臭条件,增加厕位数量,增设无障碍设施,健全导向系统,全面消除旱厕,净化美化内外环境。进一步拓展公厕服务功能,推进有条件的公厕增设第三卫生间等便民设施。
6、公厕系统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的大量数据,是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必须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布局、优化、管理,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