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关于清除幼儿活动公共场所蓝光,保护眼睛的建议
来源:山西全安 | 作者:lfsuoqan | 发布时间: 2016-01-30 | 116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清除幼儿活动公共场所蓝光,保护眼睛的建议

    提案人:  山西全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春平

    案由:蓝光,即可见光谱中波长介于400-450纳米的那一部分(人眼可见光谱波长在400-760纳米),一般称之为高能短波蓝光。随着LED技术的快速进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幼儿活动公共场所,危害视力的电视、电脑、手机屏幕等LED产品蓝光隐患无处不在。除了浴霸,平板显示器、LED霓虹灯、荧光灯、液晶显示器、ipad、大屏手机等都有背景光源,通过强大的电子流激发的光源中含有异常的高能短波蓝光,都会影响孩子的视网膜。特别是户外大屏幕LED显示屏的增多。它采用LED光源直射的方式,其危害大大高于电视、电脑、手机屏幕的LED背光设计。目前户外大屏幕LED屏已经逐步进入室内。特别是目前中小学以及各类视频监控指挥场所,已经开始引入该类产品。信息技术在推动电化教学普及的同时,也对幼儿的用眼卫生带来了的新的挑战。儿童的眼睛处于成长发育期,较成年人要更为脆弱。幼儿视力保护,必须从预防高能蓝光开始。以运作不久的太原长风商务区为例,室内外屏幕类蓝光污染就较为严重。

    案据;在2010年国际光协会年会中,世界顶尖光学专家一致指出: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以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不可逆的损伤。大量调研数据表明:“蓝光”就足以对视力造成不可修复的可怕伤害。世界卫生组织WHO爱眼协会发布的数据,2006年至2008年因蓝光辐射每年导致全球超过30000人失明。由于儿童晶状体还没有发育完善,难以过滤蓝光,他们更容易受到蓝光的伤害。 0-2岁,大约70-80%的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2-10岁,大约60-70%的蓝光会照射到视网膜。实验表明,一个正常视力的小孩,在连续使用平板电脑半小时后,他的视力在视力表上下降了一行,这说明他的视力在往近视方向移动。有报道称,一位8岁的山西儿童因喜欢盯着电视看,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模糊。专家分析指出,导致孩子视力模糊的“元凶”其实是电视蓝光。

    2014年,专业视力研究机构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生活在城市的15岁青少年患有近视,学生群体的总体近视率高达88.5%,且每年还以8%的速度高速增长。种种数据告诉我们,预防高能蓝光、保护幼儿视力,刻不容缓。早防护一天,幼儿视力就多一分保障。故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加强蓝光常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各级领导对幼儿蓝光防护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及环保部门将去除幼儿活动公共场所蓝光工作当做一件重要事情来落实。并建立室内外大型屏幕的安全监管制度,对于擅自违规设置者予以严厉处罚,严格限制幼儿活动公共场所大型屏幕的设置数量。

    二、教育及环保部门联合成立蓝光治理领导组,就全省的蓝光大屏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检查,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与措施,去除幼儿活动公共场所大型屏幕。暂时不能取缔的或采取防蓝光显示器;也可以尝试抗蓝光保护贴膜。抗蓝光保护贴膜采用的是抗蓝光PET材质,是针对蓝光辐射而研发的一种屏幕保护膜,主要是通过采用防蓝光技术来对蓝光进行吸收与转化,实现对蓝光的阻隔,从而保护人体特别是眼睛健康。也可以采纳商家推出的防蓝光软件,通过落实比较先进的防蓝光方式与补救措施,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大力推广防蓝光电视。目前,平板和手机已经出现了能够降低蓝光危害的显示器。随着防蓝光电视的面世,可以由教育与环保部门倡导大力推广防蓝光电视。譬如,飞利浦可防蓝光的舒视蓝电视可在不影响屏显色彩的情况下,改变了短波蓝光强度峰值的波段,使峰值波长从450nm变为460nm,脱离有害蓝光范围,从而能净化90%以上的短波蓝光产生,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

    四、在教学中严格控制引入LED屏幕,校方一定要格外慎重。使用平板、手机这类电子产品时,可以采取在屏幕端加贴防蓝光保护膜/板防护措施,在人眼和屏幕间建立有效的高能蓝光阻隔。或佩戴蓝光防护镜,即针对不同波段的蓝光光谱进行适度屏蔽,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色偏和透光率的下降,

     五、组织专业研究团队,着手针对光对人眼细胞影响的分子机理等相关研究,加速构建以中国人群眼视功能为基础的生理多参数数据库,以及光健康领域标准化体系,推进光健康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及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