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抗违章保护技术”系列十二】抗违章技术与管理等方法对比分析
来源: | 作者:郭春平 | 发布时间: 2019-08-28 | 1477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内外都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管理、法律等手段防治违章作业,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违章仍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应用抗违章理论,分析研究宣传培训教育、管理、法律、抗违章技术、三大保护(短路、漏电、接地)技术的各自特点。

宣传培训教育的预防作用,主要发生在遵/违章选定过程中,作业人员经过培训教育后,安全知识增加很多,接受安全广告宣传也能增加一些安全常识,作业人员会大大降低预期违章受益Wys,而大大提高预估违章代价Wyd。在比较Wys 与Wyd 的大小关系时,认为Wys 小于Wyd 的比例大大提高,而主动不去违章作业。不足的是,“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由于人的多样性特点,导致认识千差万别,经过教育培训后,对同一项作业,大部分作业人员认为Wys<Wyd,不去违章作业。而总有少部分作业人员认为Wys>Wyd,还是值得违章作业。

管理的预防作用也主要发生在遵/违章选定过程,在违章过渡过程中的预控作用很不明显。管理在违章作业过程中、违章造成事故后都起作用,但不是违章前的预控作用。由于严格管理,严厉处罚,会使作业人员的预期违章受益大大降低,预估的代价指数g2 大大增加,尤其认为被处罚的概率P2 增加很大,预估违章代价就大大提高。不足的是,再严格的管理,也有管不住的人,而管不住的人就要违章作业。尽管煤矿井下管理接近“军事化”,并实行“人海战术”监控违章作业,但违章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并占到事故总数的90%~95%,这些有力证据使我们有理由质疑管理的作用。

法律及部门规章对预防违章也有重要作用,严格的执法降低了作业人员的预期违章受益,大大增加了预估违章代价,使作业人员放弃了违章念头。“法律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它通过责任的配置和赔偿(惩罚)规则的实施”,引导作业人员遵章作业。不足的地方是很难执行到每个违章人员头上,尤其是小概率违章事件更难适应到法律上,但由于存在“违章不对称性”特点,小概率违章事件也能引起重特大事故。

抗违章技术的预控作用主要发生在违章过渡过程中,其他方法在该过程中的作用都不明显,唯有抗违章技术可以“大显身手”。抗违章技术外在形式主要表现为抗违章保护装置,抗违章保护装置把易违章部位隔离起来,并与监控系统联网,使作业人员无法接近“违章红线”,或接近“违章红线”前报警、断电、闭锁。不论是什么人,在什么单位,在什么地方,都“一视同仁”,“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这种预控违章方法,其可靠性、稳定性、实用性,其他方法都无法与其相比。

短路、漏电、接地三大保护都是在发生故障后进行断电保护,以限制故障范围,基本不具有本文所述的违章预控功能。抗违章保护与漏电保护原理对比示意图如图11 所示:

图11 抗违章保护与漏电保护原理对比示意图

     宣传培训教育、管理、法律、抗违章技术和三大保护的简单对比如表1 所示

表1 教育培训宣传、管理、法律、抗违章技术和三大保护防治违章作业特点对比表

根据以上对比分析可知,抗违章技术预控违章效果最好,其它方法只能预防违章,都不能在违章过渡过程中预防并控制违章。抗违章技的预防作用还表现为在遵/违章选定过程中改变作业人员的主观认识,设备安装使用抗违章保护装置后,就像在设备面前站了一个“铁门神”,不论你是谁,任何违章都干不成,这就使各个作业人员的预期违章受益大大降低,预估违章代价大大提高。


作者简介:

郭春平,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大EMBA,教授级高工,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省政协委员,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发明了“智能抗违章开盖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入选“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省劳动模范。

手机:13513549806  邮箱:gcp.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