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委员心声】关于建立山西古建筑文物消防级别分类标准实现“精准消防“的提案
来源: | 作者:山西全安 | 发布时间: 2022-01-17 | 423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建立山西古建筑文物消防级别分类标准实现“精准消防“的提案

提案人  郭春平

本人有幸以国务院特贴专家身份参加了全国人大委托山西省人大开展的消防执法检查,所以,以山西为例提出如下建议,但据调查了解,对全国古建筑文物也要参考价值。

山西古建筑文物消防面临的问题

古建筑文物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其艺术和科学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山西省是古建筑文物大省,古建筑文物占全国七成以上。山西古建筑文物消防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古建筑文物消防安全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古建筑文物的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建筑结构也以木结构为主,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较大,扑救困难,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和损失。多数古建筑文物处于远离城市中心和消防机构的山区,存在火灾信息不能及时反馈、营救距离远、道路不畅通、缺乏水源等问题。古建筑大多数以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和建筑群体,无防火分隔,易导致“火烧连营”。尤其是重大节日期间,因人员大量聚集,着火因素增多;电源、火源管理不善,有的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有的香火摆放、明火使用无严格的防火要求。此外还有自然灾害,比如雷击,我们国家的不少古塔或者木塔都是因为雷击而起火的。

大多数古建筑文物一直都存在消防隐患,国保单位和省保单位情况稍好,数量更多的市保单位和县保单位还存在消防安全投入欠缺的问题,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古建筑消防压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建议建立山西古建筑文物消防等级标准,实现“精准消防”

1、古建筑文物全部纳入消防等级评价范畴,以百分制为基准,组织古建筑专家及消防专家根据古建筑文物等级、建筑材料、建筑年代、建筑规模、建筑结构、建筑高度、平面布局等因素分类建立评分标准, 确定每个因素所占分数。根据分数分为若干消防级别,可分为3~5个等级。

2、文保单位根据专家评分结果,对号入座,把所有古建筑文物都纳入相应消防等级。

3、制定与消防等级对应的消防投入标准,包括资金、人力等投入标准,并严格按照消防等级及时足额保障消防投入。

4、同时针对性制定相应级别消防设施装备标准和具体的消防措施。 如:对于稀世珍宝应县木塔等重要文物,应树立全新的消防理念“想点火点不着,即使点火也造不成事故”,预防危害因素组合酿成重大火灾事故发生,预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木塔)”“黑天鹅”事故发生!

建立山西古建筑消防等级标准的好处

以科学的评价方法把古建筑文物纳入消防等级,对应相应消防投入标准,使消防预算分配有章法可依,避免消防资源分配中的任意性。

科学的评价方法可以使文物价值更高、更容易受到火灾威胁的古建筑文物得到更高级别的保护,因而在灾害发生时才能够得到更及时、更有效的得到救济。

用行业管理规章形式制定古建筑消防分类标准,即使最低级别的古建筑文物消防安全仍然可以得到法规保障,解决当前我省县市级古建筑文物众多却消防安全投入不足、保护不力的现实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物保护工作特别强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古建筑文物是老祖宗给后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无论是国宝级古建筑文物还是县级文保古建筑都记录着祖先智慧,是全民族、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们不但属于今天,更属于未来。利用可靠的科学分类手段、技术手段和人防管理将它们保护好、完整地留传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2022.1.10.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电气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西全安公司董事长。

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 “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有6项获俄罗斯、美国、欧盟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据查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仅有郭春平一人在煤矿电气领域获美国和欧盟专利权,为我国在国外占领了数十块“主权”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地”。

在发明创造的同时,创立了抗违章理论体系,概括出“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抗违章理念,“违章可预控性定则”“违章过渡过程”等十几个相关词条被收入百度百科;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安标)标准12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抗违章保护技术》等多篇论文;还创办发明创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数十个科技项目,首创并实际应用“骏马拉小车”理论,把山西全安公司打造成“抗违章保护技术”世界单项冠军,转化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成果,使45万台设备安装使用“两防锁”等抗违章装备,为山西最少减少死亡20余人(原山西煤监局认定)。

曾在国企工作,原汾西矿务局在某矿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失败后,柳湾煤矿主动承担再次推广应用任务, 29岁时被破格任命为二号井机电主任,首创并实际应用《运势控制法》《综采设备FM六部循环法》,领导一千多名机电技术人员和工人工作4年,在汾西矿务局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并创下综采队年产百万吨当时纪录的;后任汾西矿务局第一次设立的柳湾煤矿科技科长,首创并实际应用《企业全面科技管理》理论指导,组织领导完成13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

荣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内外首次公开提出“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监管新冠疑似人员”建议,该管控思路引领了健康码、行程码等互联网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