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委员心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健身器材安全监管的提案
来源: | 作者:山西全安 | 发布时间: 2022-01-18 | 638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健身器材安全监管的提案

提案人 郭春平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身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运动健身。这一需求引起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健身器材已经成为各个社区一道随处可见的靓丽风景。人民群众健身所需的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好事一定要办好,否则就会留下缺憾。相关部门在安装健身器材之后就万事大吉,甚至安装了一些没有安全质量认证的产品,致使社区公共健身器材设施的监管、维护及使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健身器材磨损和老化的配件需要更换,机油需要添加,器材维修问题日益突出。有的健身器材没有安全质量认证,制作粗糙,使用不久就出现松动、生锈等问题,部分器材出现带病工作的“亚健康”状态。

二是有的社区场地设置不够规范,一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器材没有严格按规定安装,没有标注使用说明,大人和小孩很容易违章操作,由于操作不规范,在健身时存在较大危险性。

三是由于一些居民缺乏爱护公共设施的自觉意识,再加上监管不到位,造成器材过早出问题。有些器材出现损坏,一个小螺丝脱落就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四是社区健身器材主要对象是成年人,但也不可能禁止小孩子在无大人监护的情况下去玩,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缺乏相应措施。

五是有些健身器材具有一定科技含量,而使用者中老年人居多。由于缺乏正确指导,操作使用不当,不仅降低健身器材作用,影响健身锻炼效果,而且容易导致器材非正常磨损。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区对健身器材的监管、维护和安装普遍重视不够,职责主体不明确,也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存在无人管、无钱管、无权管的现象。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

1、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社区公共健身设施主体责任制。对健身器材的管理实行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街道、社区的属地管理原则,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单位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社区设立专职或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制度。

2、物业管理部门要把公共健身器材纳入物业管理范围,明确其维修职责,并由社区管理部门督查。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器材厂商要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相关部门要定期对质量不达标、场地不规范、超期服役的器材进行清查,协调负责人维修和处理,在具有危险性的器材上或周围,应当有明确安全标识,须有成人看护,不能让小孩子独自玩耍。

 3、加强基层宣传辅导。普及健康安全知识,倡导小区居民爱惜公共设施,加强自我监督的意识,鼓励群众实行自我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维修,保证安全。配备健身辅导员,做好健身器材的警示说明、使用方法、功能用途的宣传指导工作,避免出现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招募志愿者,参与到公共健身器材的日常管理维修中。志愿者承担对健身器材简单的日常维修,教一些初次参加锻炼者正确使用健身器材,制止有意或无意破坏公共体育健身器材的行为。

4、加强社区健身器材的日常监管巡查,定期对社区健身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对有安全问题和存在隐患的器材及时维修或更换,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健身器材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在管理部门网站设立公共健身器材维修申报受理平台,方便广大群众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等多种途径,及时报告需要维修的公共健身器材信息。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公共健身器材维护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组织观摩,树立典型,对先进单位进行奖励。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操作方便的长效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

5、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或各单位)要给与经费支持,既要考虑公共健身器材前期建设投入,更要考虑后期监管维护费用。通过出台有关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方的工作职责,落实解决维修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器材的维修保养专业队伍。


郭春平简介:

郭春平,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全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电气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商联执委,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会副会长,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物,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山西全安公司董事长。

发明并带领团队创造了“违章行为识别AI技术系统” “抗违章传感器”“防治带电作业及瓦斯爆炸的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系统”“智能远方漏电试验装置”“两防锁”等4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其中有6项获俄罗斯、美国、欧盟专利权,且都是PCT专利,据查新报告:近百年来我国仅有郭春平一人在煤矿电气领域获美国和欧盟专利权,为我国在国外占领了数十块“主权”属于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地”。

在发明创造的同时,创立了抗违章理论体系,概括出“想违章违不成,即使违章也造不成事故”抗违章理念,“违章可预控性定则”“违章过渡过程”等十几个相关词条被收入百度百科;并作为第一起草人首创《矿用开关两防锁》行业(安标)标准12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抗违章保护技术》等多篇论文;还创办发明创造型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数十个科技项目,首创并实际应用“骏马拉小车”理论,把山西全安公司打造成“抗违章保护技术”世界单项冠军,转化智能抗违章保护技术成果,使45万台设备安装使用“两防锁”等抗违章装备,为山西最少减少死亡20余人(原山西煤监局认定)。

曾在国企工作,原汾西矿务局在某矿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失败后,柳湾煤矿主动承担再次推广应用任务, 29岁时被破格任命为二号井机电主任,首创并实际应用《运势控制法》《综采设备FM六部循环法》,领导一千多名机电技术人员和工人工作4年,在汾西矿务局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并创下综采队年产百万吨当时纪录的;后任汾西矿务局第一次设立的柳湾煤矿科技科长,首创并实际应用《企业全面科技管理》理论指导,组织领导完成130余项技术改进项目。

荣获山西省专利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荣获“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内外首次公开提出“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监管新冠疑似人员”建议,该管控思路引领了健康码、行程码等互联网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